音频监控实现的困难相当多,但同时人们对影音同步监控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。
国内音频监控大面积使用始于检察院系统,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施行侦查职务犯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,促进了干警执法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。既有利于尊重和保障被讯(询)问对象人权,也有利于规范侦查人员执法行为,并有效体现侦讯的公信力,完善了内外监督制约机制,犯罪嫌疑人无端指控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等情况明显减少。近年来,全国范围内的公安局预审系统、法院庭审工作也陆续实施了同步录音录像,实现了办案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,推进了侦查活动法治化,促进了更加安全规范有效地惩治犯罪,音频监控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肯定。
而今年7月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上海杨佳袭警事件,是一起悲剧,值得深思。人民警察总是被推在社会改革错综复杂矛盾的风口浪尖的位置,极易使矛盾激化使自身陷入巨大风险中。如果加强执法过程的全面监控,提高文明执法的水平,这起悲剧完全可以避免。
音视频监控既强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、又有效维护了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。法制、警务督察等部门能充分利用监控资料,积极开展执法监督,从接警源头开始,对民警执法办案、接待群众、调解纠纷等工作进行在线督察,既实时查纠“冷硬横推”等问题,又详细了解强制措施详情,对于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当场进行纠正,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,促进了公正执法。同时通过更全面的监控资料,改变群众投诉民警无法甄别的被动状况,一些与事实不符甚至恶意投诉民警的事件得到及时处理,为事后调查取证提供依据,提高了投诉调查处理的效率,使民警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。
学校、歌厅、网吧、社区门口、集贸市场、停车场等是治安事件的频发区域,也是监控的重点区域,目前部分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,声音监控尚是个空白。今年全国各地频发校园恶性事件,校园的安全保护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校园大门、操场等重点地段是安全监控的重点,音视频监控成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手段。
2008年哈尔滨6名警察与大学生的恶性殴斗案件发生后,一方面有人质疑,警方公布的视频经过了剪辑,怀疑是故意篡改真相。另一方面认为,警察确实非常克制,林松岭数次不依不饶,导致冲突逐步升级。我们看到的录像也仅仅只有无声的画面,冲突原因很大部分只能靠当事人的口供,无疑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带来障碍,也难以避免公众的质疑。安装更完整先进的监控系统,加装音频监控无疑将大大提升各种案件的侦破能力。
珍爱民族团结,共建和谐家园,这是当前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之首重。无论是乌鲁木齐7.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还是贵州瓮安6.28群体事件中, 广场和街道的监控中只有视频监控,而没有实现音频监控。领导只能通过“无声电影”对城市的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和处置,非常不利于全面掌控事态,贻误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战机。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够通过音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全面掌控事态,就非常有利于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。
音频监控为加强文明执法建设、收集执法过程证据提供更完善的保障,对文明执法、执法取证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