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背景概述
该大学占地面积2700余亩,建有南、北两个校区,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0余人,研究生5000余人。学校规模日益壮大,加之周边环境的复杂性,校园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,学校对视频监控系统质量要求逐年提升,传统模拟摄像机+DVR的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增强的管理要求。同时,传统模拟监控系统布线十分复杂,施工时必然要在校园之间、楼宇之间铺设许多线路,既影响校园整洁、美观和整体面貌,也加大了系统建设成本,校园内部网络大规模建设为高清视频网络传输带来了便捷,结合学校发展需要,采用全高清网络监控的模式进行建设。
根据校园特点及整个系统的实际情况,校方监控管理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:夜晚显示效果清晰、系统具有可升级性和可扩容性、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、系统基于B/S体系构成。使用WEB浏览器可直接访问、系统支持多种协议(TCP/IP、ARP、ICMP、FTP、DHCP、HTP、PoE、DNS、组播),中心可进行实时视频和音频预览、配置、控制、多用户管理、通过前端多种报警探头,对出入口可抓拍车辆图片,并进行车牌识别,可利用教室内监控设备实现电子考场系统,实时对各考场巡查,可通过SIP网络互联,可在市、省级教育部实时调阅各考场的图像。系统具有故障自我诊断、及简单故障恢复功能。
3.系统设计分析
本方案是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,前端监控点视频信号通过IP摄像机直接与网络交换机连接,通过网络与监控中心服务器联接,服务器通过网络为各个授权用户提供图像信息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视频传输系统。
4.前端监控点
本次设计所有网络高清高速球、网络高清枪机都采用红外设备,夜间不需要单独补光。其中包括拾音器等监听设备对整个系统提供360度全方位控制。出入口设置高清卡口摄像机,需要设置夜间补光灯室外球机采用立杆方式安装,室内球机采用支架式安装,室外安装二合一网络防雷器进行防雷。
监控点设置按以下原则设置。一类监控点:即重点部位、要害部位,在本系统中主要是室外平时学生活动频繁的区域,主要集中在各个球场,活动中心等;另外道路,各进出口位置,学校围墙周边也是事件多发地段。二类监控点:室内监控区域,主要包括图书馆、食堂、办公大楼等位置,监控区域主要位于大厅、进出口等人员比较密集的位置,便于防范意外事件。
5.管理平台
系统平台软件实现了监控系统数字化、网络化、集成化和一定程度的智能化:平台软件处理具有多样性和关联性的信息类型,包括音视频信息/控制信息/报警信息/门禁出入信息等,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监控设备对现场设备、报警设备、出入口设备进行全面监测控制和管理,完成系统设备和功能的软件集成化和处理手段的智能化。并通过平台与上级平台进行级联,将考场视频信息上传至省、市教育部门,实现电子巡考的功能。